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,百度一下!

跑出现代农业“加速度”

农业技术 2019-05-15 18:57130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

  五月,走进位于平坝区天龙镇高田村的安顺高标准蔬菜示范区一期项目点,高科技喷灌设施整齐布局,甘蓝、白菜、豇豆等蔬菜铆足劲儿生长,几十个工人正在除草、施肥,为蔬菜搭架子,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。

  山地现代农业的出路到底在哪?向土地要效益,优化土地利用结构,配套科学技术与管理,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是不二的选择。去年11月以来,在省委省政府、市委市政府指导下,安顺高标准蔬菜示范区建设项目紧锣密鼓地推进,通过土地整治、现代科技种植、规模化经营诠释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。

  “你看眼前的这一片甘蓝,第一茬预计在月底就可以上市了。”平坝区天龙镇高田村村支书朱高学说,通过科技的助推,今年的甘兰比往年任何时候都要长得整齐好看,是土地整治建立高标准蔬菜示范区的结果。

  朱高学说的高标准蔬菜示范区,指的是安顺市(平坝区)高标准蔬菜示范区建设项目,一期建设1475亩已建成投产,目前正在推进二期基地建设,力争创建1万亩高标准蔬菜生产示范基地,实现“向技术要效益、向管理要效益、向要素要效益”的目标。

  如何建设高标准蔬菜示范区实现规模化蔬菜生产?土地整治将耕地集中连片、推动土地流转,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奠定基础。

  在朱高学看来,土地整治虽然是实现现代农业的基础,但恰恰是最“难啃”的硬骨头。

  “农民手中的土地是他们生存的根基,从他们手中流转土地,关系到生计,自然很谨慎。”朱高学告诉记者,流转农民的土地难,流转高田村农民的土地更难,在土地整治之前,村民们已经在种植蔬菜,虽然每家零散种植、不成规模,但农民种出的蔬菜往城里一卖都有稳定收益。

  而让朱高学感到自豪的是,面对“难啃”的硬骨头,在高田村村支两委及全体村民的配合努力下,从今年2月起,短短的一个月时间,高田村首批1205块地挖掉了田坎,整合成片1475亩。

  在动员百姓流转土地前,朱高学首先带领高田村村民到塘约村、大坝村考察学习,通过学习先进村发展集体经济的成功模式,试着从思想观念上改变村民守着土地自己单干的传统做法。

  在正式流转土地时,村支两委的党员干部纷纷带头让出自家的土地。“遇到难动员的农户,我至少要上门10次。”遇到不配合的群众,朱高学则带领村支两委的干部主动上门做工作,一次不行做两次,两次不行做三次,直到工作做通为止。

  据高田村驻村明华介绍,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之前,该区块范围内地势起伏较大,道路通行条件和农田灌溉排水条件都很差。

  “通过实施土地整治,土地得以连片连块,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得到改善,为今后我们村发展机械化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。”谈到土地整治带来的变化,明华高兴地说,“今年村庄土地整体结构面貌有了较大提升,农业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完善,村民都很欢迎。”

  “开展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和耕地平整配套建设,提高了耕地平整度和集中度。”天龙镇党委书记龙海斌告诉记者,规模化农业让科技有了用武之地。

  5月8日,在安顺市(平坝区)高标准蔬菜示范区一期项目点,记者看到,互联网水肥一体化智能喷灌系统正在为蔬菜浇水施肥,在水的滋润下,蔬菜呈现出绿油油一片。

  据朱高学介绍,目前蔬菜示范区与贵阳市农投集团合作建设与管理,园区内建立了互联网水肥一体化智能喷灌系统,管理人员通过视频可以实时监测喷灌系统运行情况、土壤墒情信息和蔬菜长势信息等。“管理人员通过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查看系统信息,远程操作相关设备,做到无人值守自动控制水利灌溉。”朱高学告诉记者。

  据了解,除了现代科技的喷灌系统,依靠贵阳市农投集团的技术支持,在蔬菜幼苗培育方面,农投集团在平坝区高效农业示范园区(稻香村)专门建立了现代化的育苗基地。同时,为了示范区蔬菜的高效种植,农投公司还从黔南州长顺县高标准育苗基地调剂莲花白、娃娃菜、菜心等蔬菜苗到园区栽植,确保蔬菜品种的优良。

  “在机械化耕作过程中,涉及到机械化开沟培土、机械化覆膜、机械化起垄、蔬菜移栽、机械化耕整地等程序,需要农民掌握现代耕种技术,”平坝区农机中心副主任高应刚说,在基地建设过程中,政府和公司都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学习和掌握标准化种植、机械化操作、以及从传统农业种植向职业型农业操作转变的现代农业科技知识。

  “蔬菜示范区按照标准化、规模化、机械化的要求,目前在蔬菜种植过程中,已经实现了科学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。”朱高学介绍,今年3月,平坝区农机中心组织大中型拖拉机、蔬菜移栽机,近50台套农业机械进行耕整地作业。在公路沿线和核心区,机耕作业面积达上千亩,组织了2台蔬菜移栽机在蔬菜核心区推广实验示范和作业,大大提高蔬菜种植的效率。

  在一望无垠的田地上,几十名产业工人在田间锄草施肥,栽种新一批蔬菜。“每天在蔬菜园区干活,一天务工收入100块钱,土地入股还有保底分红呢!”高田村村民谭子荣告诉记者,他家3亩地全部入股,现在两个老人都在基地上干活,一个月收入超过5000元以上。

 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高田村林大叔家。“因为蔬菜产业,大家的收入都提高了。我和媳妇身体不太好,平时也没有其他事做。自从蔬菜园区开建以来,我流转了3亩土地,每亩800元,在基地务工每天100元,加上入股分红,一年能有5万元左右收入。”

  土地化零为整,规模化的生产,释放了土地活力,提高了土地效益,作为农业发展的主体,像谭子荣、林大叔一样在基地务工的农民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,快步变成产业工人,过上了新生活。

  “蔬菜示范区按照标准化、规模化、机械化要求,采取农户主体、合作社主推、公司主导的运作模式,农民是最终的获益者。”据朱高学介绍,祖坟迁往荒山荒坡,不再占用良田好土,挖掉地埂,破除了规模种植的“梗阻”,通过整理,不仅两个村的耕地面积“多”出了26.55亩,而且机耕道、喷灌管道和大型沟渠得以修建,基地里交通便利,农耕设施进一步完善,规模化提高了土地效益,农民不仅可以打工赚钱,还可以土地入股分红,农民增收渠道比起以前明显增多了。

  据了解,安顺市(平坝区)高标准蔬菜示范区采取引进贵阳农投集团,实行股份合作经营,通过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建立起健全蔬菜产业发展与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,从而推动现代高标准蔬菜示范区建设,增加农民收入。

  “蔬菜示范区平均每天的用工量超过50人,每个工人每天工资100元,今年预计将为村里带来2000万元左右的收入,入股村民均增收2万多元。”朱高学介绍说,根据测算,安顺市(平坝区)高标准蔬菜示范区一期项目建成后,年增产值将达到841.5万元,每年解决500余人就业。

  “目前,平坝区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一期1475亩已全部建成投产,二期基地正在有序推进中。”龙海斌介绍说,按照市委、市政府的部署及平坝区委、区政府安排,经反复调研,平坝区将按照“136”模式进行建设,及1000亩先行区、3000亩核心区、6000亩示范区,用两年时间创建1万亩高标准蔬菜示范园区,推进现代农业加速发展,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。(张克平 伍水清 冯毓彬)

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@ 2011-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 备案号:

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

联系QQ: 邮箱地址: